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网易汽车3月5日报道 作为奇瑞首个以互联网思维独立运营的“新特区”,iCAR自诞生起便以“破局者”姿态冲击新能源赛道。当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“冲刺淘汰赛”,iCAR需要用更快的速度证明:年轻化不是营销噱头,而是贯穿产品定义、技术迭代、用户运营的全链路创新。
作为此次接棒奇瑞RUN的“新人”,iCAR或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提供新的破局范本——加速度之外,还要跑出乐趣与耐力。
年轻的潮流玩家 奇瑞RUN的进化密码
自2016年首届 "奇瑞RUN" 在厂区操场起步,这项企业文化活动便承载着 "坚持不懈、永不止步" 的精神内核。从百人晨跑到三千人城市盛典,从燃油车时代的技术积累到新能源领域的全面突破,"奇瑞RUN" 的轨迹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。2025年"奇瑞RUN" 的特别之处在于,当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%临界点,iCAR以 "新势力" 身份接棒领跑,标志着奇瑞面向新赛道寻找新增量的战略决心。
3月1日,在芜湖神山公园的晨雾中,由奇瑞控股集团领导、iCAR员工代表、媒体、车主用户、高校学生等3000名跑者组成的跑团方阵,以 "天生会玩,活力开跑" 的姿态加速奔跑。
活动现场,iCAR品牌正式官宣与运动科技平台Keep、潮流电商得物展开跨界合作,三方将围绕年轻用户的运动生活场景打造"科技+潮流"的出行新生态,为上市即热卖的风格越(参数丨图片)野"方盒子"SUV——iCAR V23注入破圈动能。
这也是苏峻博士升任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后的首次公开亮相。作为现任iCAR品牌掌舵人,苏峻坦言是奇瑞RUN的“新人”,“icar是奇瑞互联网思维的新势力,任务是面向新市场,寻找新增量;icar要想获得成功,只有一条路,就是做差异,做特色,做爆款。”在高度内卷的市场,唯有走出差异化的道路,在市场端做特色化的产品,才能赢得用户和口碑,并最终赢得市场。“在新能源的长跑赛道中,icar要加速跑,越跑越快”。
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苏峻
在奇瑞集团品牌体系中,icar是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的新能源新势力品牌。成立一年多以来,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,在技术与文化的交融中,iCAR不仅成为奇瑞集团新能源转型的 "加速度",更在汽车行业内卷的红海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赛道。
以对 "跑步" 的重新解构为例,此次 iCAR与Keep共创“跑者文化”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跨界事件营销,而是通过联名产品、品牌传播及私域互通,集结泛体育人群,探索跑步、改装、社交的一体化体验, 将跑步场景拓展为 "健康 + 潮流" 的生态入口。
数据显示,iCAR的用户群体覆盖20-45岁的泛年轻人群与年轻家庭,其中女性用户占比超45%,改装比例超高,展现出“科技时尚”与“精致实用”的双重特质。作为中国最大线上健身平台的Keep,则是“和年轻人玩在一起”的运动极客,双方也以此为开端,“和更多年轻人,更多有着年轻心态的人一起朝着向往的生活,加速快跑”,苏峻谈到。
此外,iCAR还将携手得物,通过开展精品和改装方案共创、联合参展GTshow、举办用户体验活动等多元化方式,共同打造“车+潮流生活”的新范式,强化用户黏性、提升品牌价值,并为行业探索跨界生态合作提供新样本。
奇瑞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尹同跃
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:成立一年间,iCAR 收获近300万粉丝,官方 APP 注册用户突破130万,用户改装比例超30%。这种 "用户共创" 模式,让 iCAR 从产品制造商转变为生态运营商,形成了 "设计 - 体验 - 社交" 的闭环生态。正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所言:"iCAR 不仅要跑赢市场,更要跑进年轻人的心里。"
新能源“方盒子”背后的破局智慧
在新能源市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,iCAR 的突围始于对 "方盒子" 品类的精准洞察。当主流车企在流线型 SUV 赛道厮杀时,iCAR V23以复古硬派造型切入细分市场,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。iCAR V23自12月上市以来,便以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品类创新赢得极高关注,这背后是 "差异化 + 极致化" 的产品哲学:1:1高宽比车身硬派视觉、同级唯一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、电动四驱、L2+智驾辅助系统,这些硬核配置与悬浮"小书包"、圆形大灯与外露式毫米波雷达罩等个性化设计形成化学反应,重塑了用户对“方盒子×钢炮”差异化新能源产品的认知。
这种 "设计开路、技术兜底" 的造车模式,让 V23上市两周即跻身销量前三,2025年1月以7026辆的成绩登顶新能源方盒子市场。
iCAR 的成功印证了苏峻的判断:"在技术内卷时代,唯有做特色、做差异,才能打爆品。" 这种品类创新不仅为 iCAR 赢得市场份额,更成为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差异化样本。
从“造车”到“造生活”的范式升级
iCAR 的野心远不止于汽车制造。通过构建 "平台化品牌" 战略,iCAR 正在重塑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。与 Keep 的合作,将健身场景融入用车生活;与得物的联动,开辟了 "车 + 潮流" 的新赛道。这种生态布局的核心逻辑,在于将汽车从代步工具升维为社交平台和生活方式载体。
在用户运营层面,iCAR 通过 OCR 晒车节、梦想车库计划、车主俱乐部等创新举措,构建起高粘性的社群网络。iCAR 用户群体既是科技尝鲜者,也是潮流引领者。iCAR 通过 UGC 内容共创、产品设计参与等方式,实现了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。
渠道变革同样彰显 iCAR 的生态思维。入驻北京、成都等核心城市商超,打破新势力的渠道垄断;布局体验中心、交付中心等多元业态,实现1-3级市场全覆盖。这种 "以用户为中心" 的渠道策略,不仅提升了品牌触达效率,更构建了全场景的服务网络。
技术长跑:奇瑞体系力的终极支撑
iCAR 的快速崛起,本质上是奇瑞集团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。依托 i-MS 多元魔方架构和 i-VA 智能生态,iCAR 在三电系统、智能驾驶、车联网等领域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数据显示,2024年奇瑞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32.7%,新能源技术专利申请量突破3000项,这些都为 iCAR 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。
在供应链层面,iCAR 整合奇瑞集团与小米生态链的资源优势,构建起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。
面对行业技术内卷,iCAR 选择 "长期主义" 的发展路径。在增程与纯电技术双线布局的同时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探索固态电池、智能座舱等前沿领域。正如尹同跃所说:"造车如长跑,耐力比爆发力更重要。" 这种战略定力,为 iCAR 的持续进化奠定了基础。
跑出新能源的“中国加速度”
站在2025年的起点,iCAR 的发展蓝图已清晰可见:以 "0、V、X" 三大序列覆盖多元市场,纯电与混动齐发力;加速全球化布局,拓展东南亚、欧洲等国际市场;深化生态合作,构建 "人・车・生活" 的价值网络。目标直指年销量突破百万辆,跻身新能源第一梯队。
在这场关于新能源的长跑中,iCAR 的意义不仅在于销量数字的突破,更在于其探索出的 "传统车企转型新势力" 的可行路径。通过品类创新、生态重构、技术深耕,iCAR 正在改写汽车行业的竞争逻辑。当3000跑者在神山公园留下足迹时,他们不仅跑出了 iCAR 的加速度,更跑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新希望。
从 "小草房" 到世界500强,奇瑞用28年诠释了坚持的力量;从 iCAR 03到 V23,这个年轻品牌正在用创新书写新能源时代的传奇。在这场永不停歇的长跑中,iCAR 的每一步跨越,都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注入新动能。正如赛道旁的标语所言:"顶得住,上强度"—— 这既是对跑者的激励,也是中国汽车人向世界发出的铿锵誓言。
热门推荐
全部评论 0